龙岩学校大全龙岩高中大全福建省长汀第一中学

福建省长汀第一中学

  • 地址:
  • 电话:
  • 邮编:364000
  • 网址:
  • 学校级别:高中 -- 未知
点击查看“福建省长汀第一中学”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长汀一中坐落在风景秀丽、紫气岚光的卧龙山南麓,校园面积约145亩,校园古木参天,环境优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办学历史源远流长,数百年弦歌不绝,前身为龙山书院(建于1681年),新学创办于1904年,办学百年来,秉承历史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优良传统,历经土地革命的洗礼、厦门大学内迁的润泽,逐渐形成了“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的汀中精神和特色,共培养初、高中毕业生四万余人,他们遍布五洲四海,立勋军政学商。著名校友包括杨成武上将、刘亚楼上将等六位共和国将军,张存浩、王业键两院士等大批科技精英,张浚生、谢先文等一批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还有六百余位博士、博导、教授级专家学者。更有许许多多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建设者。长汀一中以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办学经验、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一流的教学质量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

1956年,长汀一中被确认为省重点中学。2004年通过省一级达标校验收,2005年3月,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一级达标校。近年来,被评为省“文明学校”、省“绿色学校”、省“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校”、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省“劳动技术教育先进集体”、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省“综治先进集体”、省“模范和先进教工之家”、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省“科技示范校”、省“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突出贡献奖”。2000年,被确认为“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7年4月,被南京大学确认为“优质生源基地”(全省仅5所)。

长汀一中顺应时代潮流,突出“改革与发展”主题,落实“让每个学生获得理想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学校现在是独立高中,现有高中教学班54个,学生2939人,教职工239人。拥有一支以特级教师,省、市、县各级学科带头人和各级骨干教师为主干的精于教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其中高级教师74人(含特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99人。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完善,拥有教学楼、科学大楼、现代教育中心、体育运动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图书馆、艺术馆、学生公寓等,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相对独立,层次分明。

长汀一中考上大学的人数多,考取名牌大学的人数多,高考尖子多。本科上线人数连续跃过600人、700人和800人大关。2004年高考,本科上线716人,考上清华大学5人,考上北京大学1人。2005年高考,本科上线839人。2006年高考,本科上线824人,考上清华大学2人,考上北京大学1人。2007年高考,本科上线1236人,考上清华大学2人,考上北京大学2人。此外,一大批学生在学科奥赛和其它各类竞赛中获全国、省、市级奖励。

2007年9月

学校领导

王天飞,男,1956年10月出生,福建省长汀县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长汀县人大代表。1980年2月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毕业后分配到长汀师范学校工作,先后担任年段长、教研组长、党支部书记、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党委副书记、副校长,2001年7月主持长汀师范学校(长汀县高级中学)党政全面工作,2003年8月任资源整合后的长汀二中校长、党总支书记,2006年9月起任长汀一中校长、党总支书记。94.7-95.8省高师培训中心进修研究生课程。

林诚荣,男,49年1月生。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士学位,中学特级教师。92年起任长汀一中副校长,现兼任长汀县科协副主席,福建省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曾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近年来有15篇论文在CN级刊物上发表。

林朝东,1963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84年7月毕业于福建师大政教系本科,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84年至今在长汀一中高中部任教,担任过十年高中班主任工作。自1993年9月起历任长汀一中政治处副主任、主任、校长助理,99年8月至今任长汀一中副校长、校党总支委员。先后获得龙岩地区优秀青年教师、福建省优秀思想政治课教师等荣誉。

修红英,1970年9月生,中共党员,1992年7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同年分配至长汀一中担任高中英语教师至今。2003年12月获教育硕士学位,历任长汀一中团委副书记、书记、教研室主任助理、政治处主任,校工会副主席等职。2005年9月被任命为长汀一中副校长,曾被评为省“优秀共表团干部”、市“优秀共产党员”、县“教坛新秀”、校“十佳教师”,现任龙岩市外语学会理事。

杜建华同志54年8月出生,73年3月参加工作,79年3月入党,本科学历,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所撰写的论文曾荣获县、市一等奖。工作业绩突出,先后被为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及省、市先进德育工作者。

黄珉,男,生于1955年10月,汉族,1973年高中毕业,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县学科带头人,现任长汀一中工会主席、党总支委员。

办学特色

长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植根于这片神奇土地上的长汀一中,前身为龙山书院,属闽西八县最高学府。1904年,汀人进士、内阁中书康詠将龙山书院改办为汀郡中学堂。创办新学100年来,学校历称省立第七中学、省立第四高级第七初级中学、省立长汀中学。1955年定名长汀一中。1956年被确认为省重点中学。现为高级中学,有48个教学班,学生2721人,教职工230人。

在三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尤其是百年新学期间,经千余师长和四万名学子的不倦探索,形成了贯穿历史、立足现实、启迪未来、富有个性的办学特色。

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长汀,置县始于唐开元24年,从盛唐至清末均为州、路、府所在地。源于长汀境内的汀江哺育了二百多万闽西儿女。

长汀,自宋天圣中期(约1027年)便开始创办府学。收录汀属各县生员,相沿至清末。绍兴三年(1133年)设县学,明嘉靖(1522年)后始建书院、社学。从宋至清,历代科考,汀籍进士70人,举人265人,明清两代“五贡”528人。清末1904年至民国八年(1919年),长汀除创办官立十八小学堂和汀郡中学堂外,相继举办了2所中学,3所师范,3所职校,100左右所小学。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私立亚顿医馆”、“私立华美女校”、“师范讲习所”、“女子乡村师范”等。

比龙山书院创办早的书院有新罗书院、正谊书院、鄞江书院、觉觉书院、龙山学舍、龙江书院,清代与龙山书院同时兴办的有东山书院、喻义书院、广陵书院、文明书院、观文书院、连冈书院等。至清末,龙山书院吸纳了其他八所学院的资产,已成为长汀规范最宏大,质量最高,名气最旺的书院。

综上所述,长汀很早以来就是闽西学府的中心,长汀一中前身龙山书院很早便是闽西教育的领头羊,具有非常厚重的文化底蕴。

此外,在长汀一中附近的汀州文庙,是宋天圣中期创办的府学所在地。建于宋绍兴三年(1133年),是儒家文化在汀州承传的标志。在古代,重儒是文化底蕴厚实的标志。

久远的办学历史、独特的客家文化,以及与教育密切相关的儒学思想,对汀中的教育产生了厚重而深远的影响,使汀中的办学具有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重全面素质,重养成浸润的素质教育思想,成为汀中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早在1935年就创办的立足于解决农村学生毕业后返乡务农有技术的“园艺班”,20世纪50年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结合的一系列实践,1992年,学校提出的“强化管理、狠抓养成,面向全体,培优补差,学有特长,办出特色”的办学思想,并创办的一年“三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活动,21世纪提出的“让每个学生获得理想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等,都充分说明学校长期以来都是坚持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的。由于学校长期以来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汀中学子综合素质高,生存能力强。1997年,总结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论文,在山东烟台召开的“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交流,并入选国家教委基教司编辑出版的《面向21世纪,开创基础教育的新局面》一书。

孔子儒学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不为神役、不为物役的人文精神,由于厦大内迁长汀期间,在大学中学教育的交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不仅形成了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而且“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个人身心”的和谐的境界也成了贯穿教育全过程的理念。

汀中校园背倚风景名胜卧龙山,南望素有“朝斗烟霞”美称的南屏山,面前汀江款款南流。校园内楼群错落有致,恢弘壮观;亭台水榭,曲径通幽;古木参天,遮天蔽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校园内有多处历史古迹和革命旧址,如清朝大文人纪晓岚在其著作《阅薇草堂笔记》里记载的充满神话色彩的千年双柏;我党早期主要领导人瞿秋白“囚室”和纪念亭、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等全国和省级革命遗址;反映学校培育英才、象征学子翱翔天宇的多座雕塑、楼阁亭榭等。校园绿化、美化、园林化令人心驰神往,自然景致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浓厚的校园文化蕴含着美的神韵,感染着每一位学子。真可谓:怡情景中景,极目天外天。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汀中师生弘扬爱国精神,高举爱国旗帜,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

师生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事迹感人: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师生积极发动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教师刘蔼士被捕,英勇就义;

——声援“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的活动为闽西最大规模。教师赖寿仁、学生张赤男、黄亚光等人,联络兄弟学校,游行示威,查烧英、日货物,募集捐款,支持罢工工人,声震八闽大地;

——创办先进刊物,宣传新文化,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大批汀中师生在革命思潮熏陶下追求真理,投身革命洪流。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军来到长汀,段奋夫等一批师生光荣加入共产党。1929年,红四军多次来长汀,消灭了军阀势力,三百多名师生参加土地革命斗争。1949年8月,厦门地下党的骨干修省校友不幸被捕,壮烈牺牲,年仅22岁。1955年,杨成武、刘亚楼、傅连暲、何廷

一、张元培等5位校友因战功显赫,被授予将军军衔;

——弘扬光荣传统,“三红”教育显特色:

新中国成立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学校将革命传统和道德建设结合起来,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实学生的精神家园,逐渐形成“四性”“三化”的鲜明教育特色:连续性,时代性,层次性,实效性;系列化,课程化,多样化。1994年至2004年共有99位学生在高中阶段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所有升入高等院校就读的学子在大学期间都能严格要求自己,既求知,更懿德,努力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 有用人才。大学毕业后,广大学子遍及五洲四海,立勋军政学商,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以爱国兴国为已任,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竭忠尽智,涌现出一批佼佼者,如,时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的张浚生校友尽显大国外交风采,为香港顺利回归作出重大贡献;时任中国卫星测控中心副司令员的上官世盘校友为我国运载火箭的试验和卫星发射建功立业,被授予少将军衔;范必勤校友研究成功世界首批基因猪;赖木生校友矢志务农,自学成才,成为全省闻名的种果大户,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自强不息的苦读精神

长汀,地处偏僻的闽西山区农业县。长期以来,经济不发达,群众生活水平偏低。但长汀百姓有很好的客家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长汀,被誉为客家大本营,川流不息的汀江,是客家母亲河。在长汀,再穷,父母不穷孩子的求学之路;再苦,学子不失读书之志。这已成为广大学子和家长的共识。

书院时期,“端志向、勤课业”视为学规,学子的苦读深研精神和学习成绩名闻遐迩。

众多出身寒门,家境贫困的学子,在汀中学习的三年或六年中,常年与咸菜相伴,不知肉味,苦读勤学,终成大器。汀郡中学堂首届毕业生31人,他们来自闽西客家八县,在全省考试中均名列前茅。几十年来,学校高考上线人数持续增长,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郑元让校友高中毕业后在学校做木工,但不辍学习,刻苦钻研,1978年恢复高考,直接升入中山医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后在意大利获博士学位。学校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少年班的涂宝招和2000年高考理科总分省第四名、市第一名的钟书鹏,2003年龙岩市高考应届理科总分第一的李学清、2004年全市高考应届理科总分第二的赖金海等都出身于农村贫苦家庭,他们自强不息,苦读成才,不愧为能吃苦的客家儿女!

从20世纪90年代起,学校为使家庭经济困难的特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提出“决不让一个特困生辍学”,并通过广泛联系,筹措资金,先后设立了“华能电厂奖助学金”、“台北同乡会一中校友会奖助学金”、“杨雪门公、家骅奖助学金”、“三友奖助学金”、“怡清奖助学金”、“海应奖助学金”等,每年受到资助的特困生达200多人,这些受助的学生越发吃苦,更加努力,每届高三毕业生中的特困生都考上各类高等院校。

据不完全统计,创办新学百年来,从汀中走出的四万名学子中,有共和国将军6人,院士2人,教授级专家学者400余人,博导、博士近200人。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抗日战争时期,被誉为“加尔各答以东最著名大学”的厦门大学内迁长汀。当时,厦大除以各种教学设备帮助长汀一中外,还选派不少高水平的教师和学生到汀中县中兼课。据不完全统计,八年中,到汀中和县中兼课的厦大师生有50多人,其中很多都是厦大教师和学生中的出类拔萃者。据初步调查,到省立汀中兼课的师生主要有:郑朝宗(清华大学毕业,厦大中文系主任,著名散文家)、黄典诚(著名语言学家)、林莺、韩国磐(国家经济史学科带头人)、黄美德、施蛰存(中国著名作家诗人,文学翻译家)、沈士良、潘欢怀、陈本铭、丘晋芳、连玉霖、马祖熙、姚慈心、欧阳怀业等。萨本栋校长也曾多次到汀中开讲座。到长汀县立初中任职、任教的厦大师生主要有:潘懋鼎、陈诗启、康誴(三位兼任校长)、吴厚沂、朱一雄、庄昭顺、朱思明、谢雪茹、谢慎初、柯咏仙、林幼堃、陈兆璋、石阿曹、邓桓等。

厦大师生除学识渊博、功力深厚外,教法活泼,上课提倡师生平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参与讨论,课堂气氛极为活跃。马祖熙老师给汀中学生的时政文章写的“慷慨陈词,痛快淋漓”的评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这位学生直至退休,还一直记住马老师的八字评语。邓桓老师为鼓励学生平时努力学习,规定:凡平时考试每次都在90分以上者,学期期考免考。他所教学生都很注重平时学习的稳扎稳打,成绩提高很快。大学教法和大学风气的润泽给汀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外地学子纷纷慕名而来。

鲜活、民主的教风学风,在汀中的办学历程中一直得到弘扬和发展。民主教学观念成为学校对教师素质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广大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也自觉坚持教育教学民主,激发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几十年来学生自发办墙报、办优文选萃已成风气。进入21世纪之后,全校高中研究性学习空前活跃,学生写出大量有理论深度且切合实际的研究性论文。

鲜活、民主的教风学风,造就了一批批俊才。张存浩于1943年读高二时跨级考上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张博明、李葆中等也都是汀中高二跳级考上名牌大学的。1978届校友饶光辉研究员、博导,被评为“青年科学家”。1988届校友王飞雪教授研究成果颇丰,成为国防科技大学青年科研队伍的领军人物。从1993年起,学校有10位高二在读生、6位高一在读生考取重点大学少年班。近年来,几百名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

昨天已成为历史,今天是明天的起点。汀中人继往开来,决心发扬特色,再铸辉煌。学校确立“让每个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长汀一中五年发展规划》。坚持教育教学创新,解决学校发展的核心;坚持教师队伍管理体制创新,解决学校发展关键;坚持投资体制创新,解决学校发展难点。目前,校园面积已扩大到135亩,学校建设从硬件到软件,日新月异,朝全国示范高中大步迈进。

一个世纪,一座丰碑。汀中人将永远发扬特色,追求卓越,锐意进取,勇立潮头。

办学成果

1994年以来学校获市级以上表彰的荣誉称号

一、1994年

12月:中小学实验室先进集体(省教委)

二、1995年

1、1月:福建省普通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先进集体(省教委)

2、2月:龙岩地区自学考试先进单位(地区教委)

3、5月:龙岩地区高中会考工作先进单位(地区教委)

4、11月:“省级达标图书馆”(省教委)

三、1996年

1、1月:初中“四率”评比先进单位(地区教委)

2、4月:全省大中学校“六杯”竞赛“先锋杯”先进单位(省教委)

3、4月:市先进教研组——政治教研组(地区教委)

4、4月: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地委宣传部、地区教委)

5、5月:国家级考试规范化考点(省高招办)

6、5月:青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地区教委、科协)

7、6月:绿化红旗单位(省绿化委员会)

8、7月:先进党总支(龙岩地委)

9、12月:省中小学图书馆先进单位(省教委)

10、12月:龙岩地区初中“四率”评比先进单位(地区教委)

11、10月:地区中学生运动会男篮第二名(地区教委、体委)

12、10月:地区中学生文艺调演节目《打灯》二等奖(地区教委)

四、1997年

1、4月:龙岩地区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学校(地区教委、体委)

2、5月: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教委)

3、5月:龙岩市先进基层团委(团市委)

4、5月:省先进教务处(省教委)

5、6月: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委)

6、12月:市实施《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工作先进单位(市教委、体委)

7、12月:龙岩地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市教委、体委、卫生局)

五、1998年

1、9月:市“文明学校”(市委、市政府)

2、8月:省先进教研组——数学组(省教委)

3、4月:省“五无”称号(省教委)

4、4月:市“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市治保委、市教委)

5、10月:市中学生文艺调演获一等奖(市教委)

6、12月:市先进办公室(市教委)

7、12月:省一级档案管理单位(省档案局)

六、1999年

1、1月:省“劳动技术教育先进集体”(省教委)

2、1月:市“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系列活动先进集体”(市教委、科委)

3、2月:党总支“理论学习,党员教育工作先进联系点”(市委宣传部、组织部)

4、4月:市“治安先进单位”(市综治委)

5、4月:省中小学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省综治委、未保委、教委、公安厅)

6、5月:市环境教育先进学校(市教委、环保局)

7、7月: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委)

8、7月:省先进基层党支部——离退休支部(省委)

9、9月: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教委)

10、9月: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市教委科协)

11、12月:市先进教研室(市教委)

七、2000年

1、1月:市“五四红旗团委”(团市委)

2、4月:市首批“绿色学校”(市教委、市环保局)

3、3月:市“创建卫生县城先进单位”(市爱卫会)

4、4月:省“先进教工之家”(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工会)

5、5月:市中小学文艺汇演一等奖(市教育局)

6、9月:市第七届文明学校(龙岩市委、市政府)

7、10月: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教育部)

八、2001年

1、3月: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省体育局、教育厅)

2、3月:省“文明学校”(省委、省政府)

3、3月:党总支——党员教育工作先进联系点(市委宣传部、组织部)

4、7月:先进干部党支部——离退休支部(市委组织部、老干局)

5、9月:市先进单位(市政府)

6、10月:市自考先进单位(市教育局)

7、11月:市中、小学文艺调演一等奖(市教育局)

九、2002年

1、4月:省“绿色学校”(省教委、环保局)

2、1月:市“青少年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市教育局、科协)

3、5月:《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对策和实践》获市优秀成果一等奖

(市教育局)

4、7月: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省人民政府、省残联)

5、10月:《高中英语“主动阅读——自主发展”研究》获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重点课题优

秀成果奖(市教育局)

十、2003年

1、2月:爱国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市爱卫会)

2、3月:第三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

(省科协、教育厅、省体育局、团省委、省妇联)

3、9月:省第八届文明学校(省委、省政府)

4、12月:市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示范学校”

(市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委会)

十一、2004年

1、2月:全国红领巾手拉手扶残助残“先进集体”

(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委员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2、3月:NOIP2002第八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优秀参赛学校”

(全国青少年信息奥赛组委会)

3、3月: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

教育部老干部协会)

4、3月:龙岩市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龙岩市教育局)

5、3月:2004届高三(1)班评为2003/2004学年省级先进班集体(省教育厅)

6、5月:第三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突出贡献奖”(省科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

7、6月:南京理工大学生源基地(南京理工大学)

8、6月:福建省科技示范校(省科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匿名
    2014-11-01 18:02:20发表

    是个有着太多传奇的地方,身在其中才能体会,各种高调低调NB扯淡鬼才怪物的人,四年大大小小的正面负面新闻。让我从一个脆弱自闭的胖姑娘变成了一个懂得装逼懂得自我保护懂得时尚懂得思考的女青年。并且依然保持了内

相关新闻